在全球经济与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研发投入不仅是企业创新的核心驱动力,更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2024年版《欧盟工业研发投资记分牌》提供了一个观察全球研发趋势的窗口。对该报告进行了编译,希望通过这些探讨,能为企业决策者、政策制定者以及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共同推动技术创新与发展。
这份报告通过对全球前2000家企业的数据分析,揭示了欧盟在研发投资领域的现状、挑战与机遇。报告分析了主要的全球趋势,并将欧盟的顶级研发投资公司与全球竞争对手进行了比较。
《欧盟产业研发投资记分牌》每年发布一期,2024年已是第21期。它将继续在欧盟研发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3%的政策目标背景下,对产业研发(R&D)投资趋势进行监测和分析。正如由意大利前总理马里奥·德拉吉于2024年牵头完成的《欧盟竞争力的未来》报告中所强调的,欧盟必须大幅增加私人研发投资,以解决与全球主要竞争对手在生产力方面的历史性差距。
本期记分牌根据公司最新公布的经审计账目中的财务信息,对承担了全球商业部门85%以上的研发任务的世界前2000家产业研发投资公司进行了分析。紧跟简介之后,第二章分析了主要的全球趋势,并将欧盟的顶级研发投资公司与全球竞争对手进行了比较。
《欧盟产业研发投资记分牌》以各公司最新公开的财务报告中提取的数据为依据,提供了欧盟及其他地区顶级公司研发投资者的经济和财务数据及分析。自2004年以来,该记分牌每年发布一次,以监测和分析欧洲整体公司研究与创新活动的状况,尤其是与研发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3%的目标相关的情况,而这一目标仍是欧盟长期竞争力议程的核心。正如德拉吉的报告中所指出的,要缩小与主要竞争对手之间持续存在的创新差距,就迫切需要有效地调动投资。
随着2025年的临近,全球各地的地缘政治、经济和贸易不确定性仍层出不穷。欧盟与美国跨大西洋关系的两边都将有新政府上台,而新冠肺炎、供应链中断和金融市场动荡对全球的影响依然存在。与此同时,与去年同期相比,全球整体经济形势更加乐观。预计2024年和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稳定在3.2%。由于食品价格通胀率下降,能源和商品价格通胀率较低或为负值,大多数经合组织国家的通胀率已经下降并接近国家目标。然而,服务价格通胀只是缓慢下降。
尽管经济形势相较于一年前有所改善,但与全球竞争对手相比,欧盟公司在工业研究与创新方面所面临的优势、劣势和潜在挑战并没有太大变化。随着2024-2029年政治周期的到来,基于工业创新的竞争力成为欧盟的核心议题,旨在通过简化业务流程、推动单一市场深化、清洁工业协议等措施促进可持续繁荣和竞争力。德拉吉的报告强调,技术是提升生产力的关键,并指出需制定协调一致的产业和贸易政策应对绿色、数字和安全挑战。
本章概述了全球研发投资排名前2000家公司的发展情况。本章结构如下:第2.1节概述全球研发投资和动态,第2.2节研究各地区和各行业研发投资的变化。第2.3节侧重于公司层面,介绍研发投资增长的10大贡献公司正在开发的技术。
2023年,全球排名前2000位的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资总额为12577亿欧元,与2022年相比,绝对值增加了906亿欧元(+7.8%)。2021年和2022年,全球公司研发投资分别增长13.8%和12.6%,增长势头强劲;2023年,公司研发投资增速放缓,但仍高于2013年以来的复合平均增长率(7.4%)。总部设在欧盟的记分牌公司的研发投资增长率达到9.8%,远高于美国(5.9%),也首次略高于中国(9.6%)。总部设在日本和ROW的公司的研发投资分别增长了7.1%和9.1%。今年进入国际排名记分牌的最低研发投资额(即排名第2000位的公司的研发投资额)为6700万欧元。表1显示了2023年按总部所在国分列的记分牌公司的数量和研发投资概况。记分牌公司来自40个国家。
美国的记分牌公司数量最多(34.1%),其次是中国(26.2%)、欧盟(16.1%)和日本(9.3%)。其余14.4%的公司总部位于ROW的国家(其中英国占记分牌公司总数的3.2%,台湾占2.8%,韩国占2%,加拿大占1.2%)。与前一年相比,欧盟公司在前2000家研发投资公司中的数量增加了14家(其中11家位于德国),美国公司数量减少了5家,中国公司数量增加了17家,日本公司数量减少了3家。在ROW组(与2022年相比,来自12个国家的公司数量减少了23家)中,英国和中国台湾的公司数量分别减少了6家,澳大利亚减少了2家。图1显示了2023年各地区/国家的公司数量以及在研发投资总额中所占的相应份额。
图2显示了5个主要国家/地区每年以欧元计算的研发投资分布情况。美国公司在研发投资总额中的占比一直超过40%,自新冠肺炎危机以来,美国公司在研发投资总额中的占比甚至提高到42%以上,这主要是受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和医疗保健行业公司大量研发投资的推动。2023年,总部设在欧盟的公司占研发投资总额的18.7%,与2021年和2022年相比略有上升,停止了之前的下降趋势。欧盟份额的上升与欧盟汽车公司研发投资的强劲增长有关,欧盟汽车公司的研发投资占欧盟总额的36.5%。中国公司继续保持上升趋势,但增速较以往有所放缓。与2022年相比,日本和ROW的研发投资份额几乎保持不变,分别为8.3%和13.6%。
在解释图2中的结果时,必须认识到与数据收集方法(排名前2000公司与以前的排名前2500公司)的变化有关的局限性。这种方法上的变化对研发投资在各地区的分布产生了不成比例的影响,因为欧盟公司在排名的高端更为普遍,而中国公司则在低端更为众多。因此,与2023年版相比,欧盟在2024年版记分牌中研发投资总额所占份额的明显增加,部分归因于数据收集范围的变化,而非投资模式的实质性转变。因此,在解释欧盟公司略微领先中国公司的情况时应谨慎,因为更广泛的样本会扭转这种模式,因为由于中国经济的庞大规模,中国研发投资公司的总潜力显然要比欧盟大得多。
记分牌公司的全球最终所有者通常是公司本身、另一家公司(如果母公司未被纳入记分牌,或如果公司编制的是个人账户)、私人或政府。公司的全球最终所有者是指持有该公司至少50.01%股份的实体。
2023年,103家记分牌公司为政府(国有)所有。国有企业在中国最为普遍,共有85家(其中14家为中央国有企业);其次是ROW组,共有10家(分别位于沙特阿拉伯和阿布扎比)。剩下来的,欧盟有6家,美国有2家(但是这些公司是外国政府在美国注册的)。日本没有国有企业上榜。
国家控股公司的研发投资总额为660亿欧元,占2023年总额的5.3%。然而,各地区和各行业之间也存在重大差异。在中国,国有企业研发投资占研发投资总额的26.9%(580亿欧元),而在世界其他地方,国有企业研发投资占3.5%(59亿欧元)。在欧盟和美国,国有企业的研发份额远低于1%(分别为19亿欧元和11亿欧元)。如果我们重新计算研发在各国的分布并且只考虑非国有企业,美国的份额将增至44.6%,欧盟的份额将增至19.6%,而中国的份额为13.3%,将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13.8%,日本的份额将增至8.8%。
国有企业在(战略性)上业最为普遍,这些行业通常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如能源(63家公司中有24家为政府所有)、建筑(58家公司中有14家)、航空航天与国防(38家公司中有5家)和工业(219家公司中有26家),而在所有其他行业,特别是高科技行业中的ICT硬件、ICT软件和医疗保健中,国有企业所占比例微乎其微。
表2汇总了各行业的国有企业及其相关研发投资,并介绍了中国在这些行业中所占的份额。中国国有企业的研发投资占近87%,其中建筑与材料、工业与能源以及汽车行业的研发投资(绝对值)最大。
此外,有10家中国国有企业跻身记分牌中的前100家研发投资企业之列,其中排名最高的是第36名。在中国,国有企业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将一批创新型国有企业打造成国内乃至全球市场的领导者。
本节介绍2023年公司数量和研发投资额的变化。本节从区域地理角度和行业重点出发,以ICT硬件、ICT软件、健康和汽车行业为中心,通过评估2023年和2024年记分牌排名前2000位公司的变化,以及考虑进入和退出排名的情况,描述排名的动态变化。
2023年,全球研发投资前50名公司的投资额为5037亿欧元,占记分牌研发投资总额的40.1%,与2022年相比,占研发投资总额的比重增加了一个百分点。总部设在美国的公司继续领跑排行榜:排名前10的有6家公司,排名前50的有22家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其中13家是ICT公司,7家是医疗保健公司。欧盟公司在排名前50的公司数量位居第二(11家),但排名低于美国公司,大众汽车仍是排名前10公司中唯一的欧盟公司。日本和中国各有5家公司进入前50,华为(第6位)和丰田(第27位)是排名最高的公司。与2023年记分牌相比,欧盟和美国公司进入排名前50的数量各减少了一家,中国和其他地区各增加了一家,日本公司的数量保持不变。
与前一年相比,2024年记分牌中排名前10公司的研发投资增长率为7.5%,排名前50公司的增长率为6.5%(表3),这两组公司的增长率均低于排名前2000公司7.8%的总体增长率。2024年记分牌中排名靠前的公司的增长率明显低于上一年,上一年排名前10公司的增长率为16.9%,排名前50公司的增长率为13%。由于净销售额增长较低,排名前10公司的研发强度在2022年至2023年期间有所上升,而排名前50公司的研发强度则保持不变,原因是销售额和研发的增长成正比。
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推出的一本高端编译类研究周刊。它以“面向政府,服务决策”为宗旨,突出实效性、实用性,主要针对世界主要国家最新发布的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国家战略、方针政策、产业重点、前沿技术标准等内容进行收集、提炼、翻译、编辑,及时为我国相关产业政策制定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自2011年出刊以来,《赛迪译丛》的翻译和编译工作由赛迪智库的专家和资深翻译团队共同完成,多次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的批示。
坐在办公室桌子做扑克
据携程数据,今年以来,澳大利亚位列中国入境游第5大客源国,入境旅游订单同比增长155%,澳大利亚到中国的航班数量同比增幅超过220%。...
拉杜卡努赛场惊魂冷静应对突发状况
在迪拜网球锦标赛的比赛中,英国网球明星艾玛拉杜卡努遭遇了一次令人不安的突发事件。一名男子在赛场上表现出异常执着的行为,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