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莫斯科红场的晨雾尚未散尽,克里姆林宫的钟声已与军乐队的《神圣的战争》旋律交织。当地时间周年阅兵式在此拉开帷幕,这场持续近两小时的军事盛事,既是对历史荣光的深情回望,也是在俄乌冲突持续背景下,俄罗斯向世界展示战略定力与国家意志的宣言。
阅兵式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线岁的卫国战争老兵乘坐敞篷车驶过红场。他们佩戴的勋章在阳光下闪烁,其中不乏“苏联英雄”金星奖章与“胜利”勋章。89岁的老兵安德烈・科兹洛夫曾参与柏林战役,他颤抖着举起右手向观礼台敬礼,眼眶中的泪水映出远处的朱可夫元帅雕像。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红场化作连接1945年与2025年的时空隧道,让观众得以触摸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些老兵是活着的历史教科书。”俄罗斯历史博物馆馆长阿列克谢・科萨科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的存在提醒着我们,今日的和平是数千万生命换来的。”为筹备此次阅兵,俄罗斯政府启动“寻找英雄”计划,通过档案挖掘与民间寻访,新增27
坦克群与T-90M“突破”坦克形成强烈对比:前者承载着二战荣光,后者则是经历俄乌战场洗礼的现代化产物。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加装新型反应装甲的T-72B3M坦克,其配备的“化石”爆炸反应装甲在战场上已被证实可抵御标枪导弹攻击。“柳叶刀”巡飞弹发射车首次以编队形式亮相,这种在俄乌冲突中声名大噪的“自杀式无人机”,已成为俄军精准打击乌军装备的利器。军事专家指出,此次阅兵中亮相的改进型“柳叶刀
40公里,战斗部重量增加至5公斤,标志着俄军在无人机作战领域的重大突破。战略威慑力量的展示依然是重头戏。“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车组成的钢铁方阵,在《斯拉夫女人的告别》乐曲声中缓缓驶过,其搭载的多弹头分导技术可突破任何现有反导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俄军首次公开展示“巴尔古津”铁路机动导弹系统模型,这种“末日列车”可在广袤的西伯利亚铁路网中机动,极大提升核打击的隐蔽性与生存能力。
“鹅步”行进,赢得现场雷鸣般的掌声。这是朝鲜军队首次参与俄罗斯胜利日阅兵,背后折射出俄朝军事合作的深化。据韩国《朝鲜日报》分析,双方近期在导弹技术、无人机研发等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此次阅兵或为未来军事合作奠定基调。
步正步通过红场,步幅、摆臂高度误差均控制在毫米级。中俄两国仪仗队在红场的“会师”,不仅是对历史上共同抗击法西斯的纪念,更预示着在多极化世界格局下,两国战略协作的进一步升级。除传统友好国家外,阿塞拜疆、叙利亚等国首次派遣代表团参与阅兵,展现出俄罗斯在中东、高加索地区影响力的复苏。“这是俄罗斯构建新型地缘政治联盟的重要一步。”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迈克尔・卡彭特指出,“通过胜利日阅兵这一平台,俄罗斯正在重塑国际伙伴关系网络。”
“我们纪念胜利,不是为了煽动仇恨,而是为了捍卫历史真相。那些试图篡改二战历史的行径,本质上是对人类良知的背叛。”这番表态被外界视为对西方阵营的直接回应——近年来,欧美部分势力试图弱化苏联在二战中的贡献,引发俄罗斯强烈不满。
面对俄乌冲突,普京强调:“我们的士兵正在为国家主权、为子孙后代的未来而战。这场斗争虽然艰难,但正义终将获胜。”他同时呼吁国际社会尊重历史事实,共同维护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讲话结束时,全场高唱国歌,上万只和平鸽腾空而起,在红场上空形成壮丽的白色云团。
分钟的阅兵,不仅是军事力量的展示,更是俄罗斯国家精神的具象化表达。从老兵的颤抖敬礼到新锐武器的寒光,从国际方阵的多元色彩到普京的铿锵宣言,俄罗斯在红场上书写着历史与现实的交响诗。正如《俄罗斯报》评论所言:“当‘喀秋莎’的旋律再次响起,全世界都听见了一个民族捍卫尊严的决心。”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关闭260万粉账号她说宁愿自己从未夺冠
2025年3月13日,英国网球明星艾玛拉杜卡努关闭了拥有260万粉丝的Instagram账号。这个曾记录她赛场荣耀与生活碎片的社交平台,最终化作一片...
失散多年的三兄弟太像了西班牙跨栏运动员长相
直播吧07月25日讯 近日媒体发现了一位长相神似贝林厄姆的田径运动员,来自西班牙的 丹尼尔2005年4月出生,他的主项是110栏和室内的60米栏...